新闻中心
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乐鱼厦门首次发布29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时间:2023-12-05 23:42点击量:


  乐鱼初冬的早晨,太阳暖暖地照着鹭岛。走进中华街道思南社区,老人们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生活十分惬意。在中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一楼是面积500平方米左右的老人活动中心,二楼有21张床位,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

  新词一曲动心弦,唱出最美夕阳红。亲人们都居住在上海、辽宁等地,当问起老两口单独住在思南社区的感受,83岁的许前慧和妻子露出满意的微笑说,“如果说政府的政策是曲子,政府的行动就是歌词,老年人得来的关键词是幸福,这些元素组成一首让人振奋的动人歌曲。”

  上门量血压、询问老人身体情况、安全提示……每个星期,社区助老员及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上门对同为83岁的许前慧夫妇进行慰问关心,让他们在厦门感受到满满的幸福。许前慧说,厦门的养老政策很好,80周岁后每个月老两口还能各领取100元的高龄津贴。

  在厦门,像许前慧夫妇一样感受到晚年有所依托的老人还有很多,这里既是他们的精神乐园,也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这个“家”,不仅可为老人提供助浴、康复理疗、就餐等服务,还结合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区,运用各种智能设备实现对老人的定时定位、全时关怀、紧急呼救等服务。

  赠送电动轮椅和洗澡椅,每周定期上和打扫卫生,每个月送米油等生活用品至家中……现年76岁的陈耀明,被评定为智力残疾一级,生活不能自理乐鱼,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他的母亲年已九旬,四级肢体残疾,年老体弱。作为一户多残的低保户,目前主要由已退休多年的弟弟在照顾他们,厦门民政部门也向他们提供贴心的养老服务。这一系列无微不至的照顾,让陈耀明和家人生活安全又有依靠。

  同安区一位89岁的老年人陈某,去年9月、10月在家中不慎两次摔倒导致两次骨折。因厦门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都投保幸福安康险,经保险公司评残为伤残八级,两次各赔付3万元。家属用这2笔理赔款为老人聘请专业护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人及家庭负担,也为老人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个老年人的愿望,也是衡量城市文明发展的“度量尺”。厦门现有户籍人口约300万,其中老年人44.23万,老龄化率14.7%。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户籍老年人5.76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3%。当前,厦门市正以切实的行动和政策的持续改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努力构建全面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市的老年人提供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

  “老人家您好,长者食堂有哪些菜?吃一顿要多少钱?”“经常来这里活动吗?楼下的社区医院能做体检吗?”“在照料中心,有什么困难需要协助解决?”……今年来,市民政局领导多次实地考察调研全市各类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摸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找准方向。

  这是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四下基层”重要批示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的举措之一,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日前,随着《清单》发布实施,也为全市老年人送上养老“大礼包”。

  《清单》坚持对标对表,突出“为民、惠民、利民”导向,把有限的财力用到老年人最关心的领域、用到老年人生活最需要的关键环节。不仅省级明确的26个服务项目全部纳入厦门清单,厦门还增加“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老年节慰问”“家庭养老床位”等老年人普遍关注和欢迎的3个服务项目。

  根据厦门现有的政策和标准,《清单》中的8项内容也特别进行补充完善,主要涉及养老床位费医保结算、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老年人乘坐公交工具、高龄津贴发放、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困难残疾老年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老年人护理补贴等。

  据介绍,29个服务项目可分为物质帮助、关爱服务和照护服务三种服务类型。不同情况的老年人,可以对照《清单》方便清晰地获知自身能够享受的政策保障。今后,《清单》中包含的对象、项目、内容、标准等,还将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动态调整。

  下楼就能买菜、收发快递,还可以在家附近的食堂吃顿饭……步行范围内,各类便民服务越来越多,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近年来,厦门探索多层次、个性化养老服务,积极创建“全国一刻钟便民服务生活圈试点市”。

  厦门连续5年将新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超2亿元,推动厦门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现有养老机构47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9家、农村幸福院149家、居家养老服务站434家、敬老餐厅点458个乐鱼,各类养老床位总数约1.9万张,从业人员3600多人。

  “厦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总体上有了发展的基础,但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普惠性机构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亟待补齐。”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印发的《若干措施》和《清单》,将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指引方向。

  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拥有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在“十四五”时期,厦门主要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通过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形式,推动解决老年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到2025年,全市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内容。而非基本养老服务则是指由市场为主提供的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两者共同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可持续养老服务体系。

  那么,厦门老年人能享受到哪些基本养老服务?又会得到哪些特别的照护?在省《清单》26项服务项目基础上,厦门增加至29项。其中,增加3项内容: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老年节慰问金、家庭养老床位。

  ●关于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厦门为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投保“厦门市老年人幸福安康险”。目前,全市有45.75万名老年人获得幸福安康险的保障,总保费超过3510万元。2022年10月以来,已受理3700多件老年人幸福安康险的理赔案件,支付2300余万元的理赔款,推动爱老敬老孝老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关于老年节慰问金:每年为本市户籍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老年节慰问金。今年乐鱼,已为全市的百岁及特困老年人送上慰问品943份,为9700多名90周岁老年人发放重阳节过节费,总金额达到587余万元。

  ●关于家庭养老床位: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厦门还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并给予适当补贴。根据每人最高5000元的标准,厦门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和年满80周岁的重度失能老年人给予一次性的床位建设补贴,并按失能等级享受每月600元至12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目前,已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800余张。

  结合厦门政策,对《清单》中8项内容进行完善,主要涉及:高龄津贴发放、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

  ●关于高龄津贴发放:每月为本市户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为本市户籍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100元高龄补贴;有退(离)休工资的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退休金中应包含高龄补贴。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满80周岁老年人7322人,均实现“免申即享”高龄津贴。今年来为全市5.7万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6000多万元。

  ●关于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对接完善孤寡、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基础数据,并提供探访关爱服务。其中,对孤寡、高龄独居、重(中)度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等重点对象每半个月探访一次,其他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月探访一次。目前,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共有14000多人,月探访率达100%。

  近年来,市民政局打造“近邻+养老”服务模式,增加普惠型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2020年,厦门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2021年被列为全省首批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城市,2022年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厦门已实现每个镇(街)至少有1处照料中心,每个村(居)至少有1个农村幸福院或居家养老服务站。

  全市获评三星级及以上等级的养老设施占比70.2%。市社会福利中心、龙人伍心养老两家养老机构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全省仅厦门市两家机构受此表彰。

  率先全国,在每个社区配备1-2名专职助老员,全市目前共有1030名助老员。

  建成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并建立全市养老大数据库。去年,通过3500011养老专线,各服务机构完成网上养老服务订单约23万单,服务满意度为100%。

  制定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方案,遴选14家机构参与开展试点,率先全省建成1800多张家庭养老床位。

  每年举办全市从业人员集训班,分级分类开展专业培训,去年培训超过9000人次,并为入职普惠性机构的从业人员按职业技能等级予以最高21万元奖励。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